close

images.png<<飲食運動雙管齊下,延緩肌少症>>

獅媽第一次看見『肌少症』這名詞是約莫兩三年前在雜誌中看見的,因為如此才讓獅媽心升警覺而開始運動。

獅媽多服務於慢性病房及長照機構,對於老年人跌倒進而導致常年臥床甚至死亡這類案例,著實有如過江之鯽,多到不能再多!

肌少症這名詞在近幾年也隨著運動養身風氣興起而越來越夯,獅媽認識越多,心裡越害怕,深怕自己晚年會因肌肉量少導致跌倒,將自己殘存的生命局限於輪椅及病床之間。

人體肌肉約佔體重30~50%,隨著年齡增長,肌肉組織、強度及耐力都會減弱。一般而言~20~30歲肌力會達到高峰,30歲過後便會逐年降低,每年約減少1%,75歲減少40%,到了90歲肌肉僅剩原有的一半,不常使用的肌肉減少速度會更快。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詹鼎正指出,肌肉與骨骼是影響身體是否能正常活動的關鍵。肌肉量減少及肌力下降首要因素皆為「老化」,老年人即使體重不變,但身體脂肪比率仍會提高,並堆積在腹部臟層及器官,造成全身瘦肉質量減少。

『肌少症』意指身體骨骼肌大幅流失,肌肉量減少造成肌肉的力量、質量、或是生理表現的下降。人體力量的大小,取決於肌肉橫斷面積的多寡,故肌肉質量與強度的衰退,會影響步態和平衡,容易造成跌倒及行動力下降,若加上缺乏規律性的運動,體能與肌力的衰退速度相對迅速,容易引起衰竭。

肌肉力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流失,肌肉萎縮及肌肉質量減少,對於健康、行動力、生活品質有最直接的影響,甚至連生活自理能力所需的力氣都消失殆盡。肌少症不僅會增加骨頭及關節的負擔,增加跌倒及骨折的機率,進而臥床或住院。研究發現,健康老人臥床10天,就減少1公斤的肌肉,而當行動受限時,更加肉肌肉流失的速度,提高死亡的風險。

重量訓練已被證實是一種安全且有效的體能訓練方式,亦是維持肌肉質量、增進肌力最有效的運動。老化引起肌肉萎縮會造成肌肉質與量的流失,漸進式的訓練有助於穩定核心肌群。老年人參與漸進性阻力訓練時,可明顯增進骨質密度、肌纖維大小、肌肉量、肌力並強化身體功能性,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預防肌少症。

經由專業的運動教練指導,可提高重量訓練成效而改善肌肉適能,但執行重量訓練前,針對身體各項體能的評估、生活習慣及飲食狀況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近幾年運動健身風氣盛行,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夾雜在大街小巷中,「今天運動了嗎?」這句話儼然已成為大家問候的平常話語。

不論是自主訓練或是由專業教練指導,安全防護及減少運動傷害是運動過程需加強注意的。因重練訓練而導致意外死亡的案例,國內外皆曾發生過。

在飲食及運動雙管齊下,延緩肌少症的發生及到來,讓老年人有更安全的生活品質、中年人有更健康的生活型態、成年人有更多元的生活模式。

獅媽自去年(107)年底,開始加入重訓課程,就是希望即將到來的老年生活也能在生活自理及行動自如中順利渡過。

醫療的發達、平價的健保,帶來的是壽命的延長卻無法帶來安穩的老年。

「自己的健康自己照顧」,經由飲食的調配、運動的訓練、規律的生活,降低身體機能的衰退,人人都能規劃美好的老年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獅媽碎碎唸 的頭像
    獅媽碎碎唸

    獅媽的部落格

    獅媽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