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Unknown.jpeg

<<奶薊,又稱水飛薊、洋白薊、北美奶薊草,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劑,能保護肝臟免受自由基破壞>>

第一次對奶薊(乳薊)這個名詞有深刻印象是源自於蘇珊的故事:蘇珊誤食毒菇,好友伍德(是位藥劑師)在蘇珊半昏迷的狀態下,餵食蘇珊奶薊子,在電極板下救了蘇珊一命,因此醫院急診的秘櫃裡,藏著一罐奶薊子,以備不時之需。

奶薊(學名:Silybum maranum)又稱洋白薊、牛奶薊、北美奶薊草、水飛薊,為菊科草本植物,具有強力的抗氧化功能,能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是目前已知最有效治療肝病的草本之一。

奶薊在歐洲已被使用超過兩千年的歷史,早被當作食物與藥物使用。古羅馬作家兼科學家大普林尼(Plinius Secundus ,西元23~79年),在其重要著作『自然史』(Natualis Historia)一書中,提及奶薊加蜂蜜,可以促進膽汁排放。文藝復興時期,奶薊的醫療效果已清楚地被描述,主要用於肝脾阻塞(Liver & Spleen Congestion)。十九世紀初,德國科學家萊德馬契(Johann Gottfried Rademacher)正確描述奶薊的主要成分來自於奶薊子的種皮。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喀什米爾山區是奶薊的原產地。1968年有科學家從奶薊中提煉出silidianin、silibinin及silicristin等三種有護肝成分作用的黃酮素,統稱為水飛薊(Silymarin),水飛薊有強大的抗氧化利,能增加肝臟內麩氨基硫(Glutathione)的含量。德國科學家研究證實Silymarin具有抑制體內5-lipoxyenase(一種加速體內氧化作用的酵素)作用,並增加肝臟細胞分泌GSH(抗氧化酵素)的濃度及穩定細胞膜(主要為肝細胞)作用,Silymarin與肝細胞結合後,會增加肝細胞的解讀及對抗有毒物質侵害的功能。

水飛薊(Silymarin)的保肝生理功能是肝細胞的修護及再生的促進作用,增加正常肝細胞中核苷酸的蛋白質合成作用。肝細胞是人體內少數具有細胞再生的功能,受傷的肝臟能自行修復,而Silymarin並不會增加不正常的肝癌細胞生成,反而可以抑制腫瘤細胞增生,抑制癌細胞的分化與生長。水飛薊(Silymarin)的生理特性,使其成為臨床上最具改善肝功能的天然草本,德國臨床研究證實Silymarin可降低某些處方藥物的肝毒副作用。

奶薊的功用

1、抗氧化功能水飛薊(Silymarin)能穩定肝臟細胞膜,維持肝細胞完整性,使毒性無法穿透破壞肝臟,並能加速合成肝臟細胞的DAN,可用於預防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膽管炎、牛皮癬等,同時可抑制肝癌、乳癌、子宮頸癌的癌細胞生長與分化。Silymarin對急性肝中毒,有解毒功效,抗氧化功能保護肝細胞免受自由基破壞,其效果遠大於維生素E。

2、降血脂、防宿醉:目前許多研究報告顯示,奶薊可用來治療肝病,如:酒精性肝炎、急性肝炎、肝硬化(纖維化),甚至B肝、C肝、肝癌患者都有很好的保護與療癒效果,若能搭配B群使用、效果加配。除了肝膽疾病,也發現奶薊對於降血脂、血糖調整有明顯效果,甚至可預防宿醉,若喝酒前或喝酒時吃一些奶薊,可防宿醉。

3、減緩皮膚老化(防止紫外線引發的損傷):據研究,80%的皮膚老化現象都與陽光中的紫外線(UV)有關,故陽光是皮膚老化的最大殺手。奶薊具有抗氧化及抗發炎的效果,動物實驗中發現,能減緩紫外線所引發的氧化傷害,減緩皮膚老化。

華盛頓州貝斯特爾大學(Bastyr University)的董事長約瑟夫-皮佐諾(Joseph Pizzomo)表示:「乳薊可能是目前已知最有效的肝臟保護劑,它的效果非常顯著。」

乳薊幾乎不具毒性,老鼠每公斤體重攝取20公克也不會出現副作用,不只沒有急、慢性毒性,對胚胎及幼兒也沒有負面影響,包括懷孕的婦女皆可安心使用,乳薊甚至能幫助哺乳時期的婦女增加乳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獅媽碎碎唸 的頭像
    獅媽碎碎唸

    獅媽的部落格

    獅媽碎碎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