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可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埃及斑蚊和白線斑蚊>>
2015年5月,世界衛生組織(WHO)證實巴西東北部出現茲卡病毒確診病例,為美洲地區首例。當時新聞報導出巴西孕婦產下小頭症嬰兒的比例暴增,甚至巴西當局呼籲婦女暫時盡量不要懷孕。每當看到新聞報導茲卡病毒的消息時,總覺得感到憂心,不知何時此新興傳染病會擴展到亞洲地區...。
2016年1月疫情擴增至中、南美洲數十個國家或屬地。因此茲卡病毒感染症被認為將會持續過展到新地區的新興傳染病。台灣在2016年1月出現首例境外移入病例,8月4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布檢出國內第四例境外移入茲卡病毒感染個案。
茲卡病毒(Zika Virus)為黃病毒(黃病毒科、黃熱病毒屬)的一種,主要經由蚊子傳播。1947年烏干達茲卡森林中的獼猴體內分離出來,在1954年第一位人類感染這被報導出來,首次的群聚感染發生在1978年的印尼,而2007年密克羅尼西亞聯邦的亞蒲島爆發群聚疫情後,使得此疾病受到注意。
在台灣,傳播茲卡病毒的病媒蚊為白線斑蚊及埃及斑蚊,當人類被帶有茲卡病毒的斑蚊叮咬後,經2~3天的潛伏期後,約有1/5的人會出現症狀。感染者在發病期間,血液中存在著茲卡病毒,此時若再被其他斑蚊叮咬,病毒將會在斑蚊體內增殖,約10天後,病毒及會進入斑蚊的唾液線,即表示該斑蚊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了。
除了被帶有病毒的斑蚊叮咬而感染茲卡病毒外,茲卡病毒亦可能經由性行為或垂直傳染(懷孕期間由母親傳染給胎兒)而感染。世界衛生組織(WHO)表示該病毒有可能通過性接觸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有文獻報告指出,在人類精液中發現茲卡病毒,且已有數起茲卡病毒透過性接觸傳染的案例。
- 茲卡病毒感染症(Zika virus infection)是感染到茲卡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症。潛伏期為3~7天,最長可達12天。典型發作為發燒合併紅疹、關節痛或結膜炎(又稱紅眼),有時亦有頭痛、肌肉痠痛及後眼窩痛等症狀。這些症狀與登革熱所引起的症狀類似,會持續2~7天,往往較輕微。
2013~2014在法屬玻里尼西亞等流行地區曾有病例出現神經系統(如急性多發性神經炎,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或免疫系統(如特異性血小板低下性紫斑症,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併發症,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結果顯示,這些神經異常與感染茲卡病毒有關。
美國<<衛報>>、<<華盛頓郵報>>最新報導指出,學者證實茲卡病毒確實是造成許多嬰孩「小頭症」的兇手,專家們在患者大腦組織、脊髓液與羊水中發現了茲卡病毒病。美國疾管中心(CDC)主任佛利登(Thomas Friden)說:「茲卡病毒引發嬰孩小頭症是確定的事情了」。
科學家日前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某些茲卡患者出現眼疾甚至失明,科學家以老鼠做實驗,7日後發現病毒存活在老鼠的眼睛裡,意味著人類有機會只因接觸到眼淚,便感染茲卡病毒。至於茲卡病毒如何傳至眼睛,研究報告指出可能是經由連接腦部和眼睛的視覺神經。
目前茲卡病毒感染並無抗病毒藥物可使用,應依症狀給予支持性治療,給予充分休息,可依醫囑適時給予退燒藥以緩解發燒不適,或使用抗組織胺可解除因發診所造成的皮膚搔癢,給予補充充分的水分,通常在感染後一週左右即會自行痊癒。
目前對於茲卡病毒的性傳播風險尚未有更多了解,因此衛生署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在茲卡病毒感染症流行的疫區活動或返台的民眾,尤其是孕婦及其伴侶,應採取安全的性行為,正確使用保險套,以免經由性行為感染。
茲卡病毒的預防方式,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蚊蟲叮咬,若前往流行地區,可穿著長衣長褲覆蓋並使用防蚊液,在家則是平時應做好病媒蚊孳生源的清除工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