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並非單一種維生素,而是由數十種合在一起的維生素,故稱為維生素B群>>
維生素(Vitmines)這名詞為1912年一位波蘭化學家Funk所提出,原為維生胺類(Vital amine)---即具有維持生命性質的胺類。後來發現這一類物質並不全屬於胺類,才改為現今使用的Vitamines,原文意思為維持生命的要素。
維生素是一種人體不能合成的有機化合物,為參與體內的反應,促進人體生長發育、代謝、生殖與維持特殊功能不可缺少之物質,但不能產生熱量,是人體必需的重要營養素。維生素在體內含量少,需要量也少,但其功用卻極為重要。維生素需由食物供給,僅部分維生素D可由人體合成;少部分的維生素可由腸道微生物合成。缺乏維生素會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適當攝取維生素可以保持身體強壯健康;過量攝取維生素卻會導致中毒。
<水溶性維生素>
維生素B群
維生素B不是單一種維生素,而是數十種合在一起的維生素,故稱之為維生素B群(vitamin B complex)。其主要功能為輔酶的成分,負責(1)、熱能代謝---是葡萄糖氧化產生熱能所需要,也是脂肪和蛋白質釋放能量不可或缺的輔酶。(2)、維持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也可能是關係神經健康的重要因素。(3)、維持腸胃道肌肉的彈性,及口腔、眼睛、皮膚的健康。
<<菸鹼酸 niacin;維生素B3>>
特性:
(一)、為白色針狀結晶、有苦味、適量溶於熱水、微量溶於冷水。
(二)、對酸、鹼、熱、水及氧化均很安定。
(三)、色胺酸為菸鹼酸的先質。
功用:
(一)、組成輔酶NAD,NADP的成分:(1).為糖解作用、組織細胞呼吸氧化還原反應的重要輔酶。(2).合成脂肪酸、膽固醇時的輔酶。
(二)、預防及治療癩皮病。
色胺酸是菸鹼酸的先質,牛奶、雞蛋均色胺酸含量極佳的來源。能供應適量蛋白質得飲食及足以供應足量的菸鹼酸,而瘦肉、魚類、內臟、酵母、全穀類、花生皆為其豐富來源。
當連續幾個月飲食中缺乏菸鹼酸,即可出現癩皮病(pellagra)。癩皮並可能發生於以穀類食物作為飲食及蛋白質主要來源的地區。玉米缺乏色胺酸,如利用玉米為主食缺乏其他互補食物得補充,亦為間接缺乏的主因。
癩皮病會影響腸胃道、皮膚和神經系統,但每個人的症狀卻不盡相同。其症狀特徵為:
(1)、疲倦、頭痛、背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及健康狀況不良。(2)、消化系統障礙:a、口炎、口、喉嚨痛:舌炎會延伸至整個消化系統,以致進食,吞嚥有困難。b、胃酸分泌減少、貧血。c、嚴重腹瀉、噁心、嘔吐。(3)、對稱性皮膚炎:身體暴露的地方如手、前臂、肘、腿、膝和頸部。最初皮膚變紅、腫與觸痛,類似曬傷,如無治療,皮膚會變得粗糙、龜裂、呈現鱗狀而潰爛。日晒與暴露於空氣中會加劇皮膚炎症狀。(4)、神經症狀:症狀嚴重時,病患會有混亂、昏睡、健忘、急躁,接著會導致幻覺、妄想與癡呆。
此病的特徵是患者會出現"ˋ4D"症狀,即腹瀉(Diarrhea)、皮膚炎(Dermatitis)、癡呆(Dementia)及死亡(Death)。
其治療方式為採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及補充維生素B群。
<<泛酸 Pantothenic acid;維生素B5>>
泛酸( Pantothenic acid),此維生素名字來自希臘字"Panthos",意為"無所不在"之意,此維生素在各種生物中廣泛分佈。
特性:
(一)、水溶性黃色油溶狀物。
(二)、對氧化及還原劑安定。
(三)、耐濕熱,但在乾熱、酸、鹼溶液中加熱易破壞。
功用:
泛酸是輔酶A(CoA)的成分,參與重要的生化反應如:(1)、CoA是丙酮酸代謝的輔酶。(2)、參與脂質分解。(3)、參與脂質合成。(4)、是合成膽固醇與類固醇的輔酶。(5)、幫助胺基酸代謝。
泛酸廣泛分佈於食物中,主要來源為動物食品,其次是穀類及豆類。肝臟、酵母、蛋黃及肉類是特別豐富的來源。水果、蔬菜及牛奶含量較少。
泛酸較不易缺乏,但攝食不含泛酸的食物時容易有疲勞、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腹痛、周圍神經炎(手臂及腿的抽蓄痛、腳的灼熱感、失眠)、精神抑鬱等。
在酗酒者身上觀察到的神經病變可能與缺乏泛酸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