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的傳播媒介就靠這兩種蚊!>>
台南登革熱疫情失控延燒,每天登革熱的新感染病患都破百,其確診病例已創下歷年來新高,佔全省病例之87%。現在只要聽到他人發燒或覺得自己發燒,都會不由自主往「是否感染登革熱?」這一方面聯想。
登革熱是由登革熱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此病毒以節肢動物為傳染媒介。全球登革熱發生的地區,主要在熱帶及亞熱帶有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分布的國家,特別是在埃及斑蚊較多的區域,包括亞洲、中南美洲、非洲、及澳洲北部,以及部分太平洋地區島嶼。登革熱的死亡率甚低(<0.1~1%),但出血性登革熱和登革熱休克症候群的病患(多由於兩次以上重複感染,引起人體免疫系統的劇烈反應),若在早期無適當處理,其死亡率高達45~50%。
登革熱病毒是一種帶有莢膜的核糖核酸(RNA)病毒,在自然情況下,病毒只能在人、靈長類(包括黑猩猩、長臂猿等)、病媒蚊體中生存。依抗原性的不同,登革熱有ㄧ、二、三、四型等四種血清型,人類對同一型具終生免疫。以感染第二型最危險,易出現出血性登革熱。當感染到其中的任何一行,病人對其他病毒的保護性免疫力,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通常約2~9個月之間),然後可能再次感染到其他型的登革熱。
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是登革熱的傳播媒介,必須經由病媒蚊~登革熱才能在人群中傳播。埃及斑蚊:主要分布在台灣的東南部,棲息在室內、喜歡溼熱,其幼蟲則孳生於室內外積水容器中,成蟲白天喜歡活動於室內陰暗處。白線斑紋:分佈在全省各地,喜歡涼爽的地方,幼蟲主要孳生於戶外人工容器或樹洞等積水處,成蟲喜歡活動於草叢樹林內。
當病媒蚊吸食含有病毒的血液後,病毒會進入媒蚊體內,並在其腸道繁殖,最後移至病媒蚊的唾液腺。病媒蚊在吸食血後8~10天後,便可將病毒傳染給新宿主(埃及斑蚊於感染病毒後,也有可能不需經過潛伏期,便可將登革熱病毒傳給另一人),而此病媒蚊終生具有傳播病毒的能力。由於登革熱是以斑蚊為媒介,溫度高、雨量豐富的氣候適合媒介斑蚊孳生繁殖,在炎熱的夏天、雨季與颱風來臨時,登革熱非常容易爆發大流行。
登革熱的典型症狀為『雙峰型發燒』和『皮疹』。被斑蚊叮咬後8~10天左右,會開始突然發燒、頭痛、寒顫、後眼窩疼痛、全身肌肉關肉痛、下背痛。雙峰型發燒(即發燒幾天後退燒,接著又發燒)或間歇型發燒(體溫每天上下起伏),此時肌肉關節疼痛加劇,全身骨骼彷彿崩解,難以忍受,故又稱斷骨熱。而在發燒前1~2天可能會有全身性斑疹出現。發燒後2~6天,可能會有噁心、嘔吐、全身淋巴結腫大等現象,退燒的同時(或1~2天後)會出現另一種類似麻疹的斑丘疹,幾天後,待皮疹消失時可能會脫皮。急性期病程約一週,退燒後恢復期約2周,此時病患會有疲倦感。
出血性登革熱(DHF):初期症狀有突然的發燒、嘔吐、頭痛、肌肉痠痛。2~5天後(通常在發燒轉為退燒的轉換期)突然情況惡化,出現血小板急劇下降、低白蛋白血症、出血時間及凝血時間延長,身體發生大量出血。此臨床症狀在孩童較典型。
登革熱休克症候群(DSS):為出血性登革熱更嚴重者,會出現循環衰竭,即脈搏快且弱、血壓下降,四肢濕冷、不安。
目前登革熱並無疫苗可預防,主要治療方法為支持性療法。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建議如下:
1、遵照醫師指示服藥、休息、多喝水。
2、發病後五日內,應避免被蚊蟲叮咬,造成病毒藉由蚊蟲傳播出去。
3、建議防蚊措施:(1)家中裝設紗窗紗門。(2)穿著淺色長袖衣褲。(3) 睡覺時掛蚊帳。(4)使用捕蚊燈或電蚊拍(蚊香僅具區蚊效果)。(5)必要時塗抹防蚊藥劑。(6)生病期間盡量在家休息。
病媒蚊孳生源是病媒蚊幼蟲及蛹所生長的地方,以登革熱病媒蚊而言,其孳生源指的是『所有積水容器』。因此清除所有積水容器是預防登革熱最有效的辦法,妥善管理容器並避免棄置各種積水容器,才能一勞永逸的將孳生源清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