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或志願的訂定,應該是以小孩子的意見及想法為準,並非由父母做決定>>
九月份的某個假日獅媽參加小獅子們學校舉辦的家長座談會,小小獅班上的某個媽媽ㄧ直跟老師強調她的小孩「志不在唸書」。
獅媽心中有個問號,哪個小朋友「志在唸書」???
從小就立定志向,努力朝目標前進的小朋友少之又少,別說國小生了,有時連大學生甚至社會人士都還搞不清楚自己的志向或目標在哪了,何況一個國小生?
好多人都說要讓小朋友有個開心的童年,但是~何謂開心的童年?
獅媽認為「開心的童年」跟「努力的學習」兩件事是可以分開的,正如小獅子說的,平常日用心學習,假日放鬆努力玩耍,這兩點毫無衝突點啊!
獅媽並非強調「成績高低」,而是想表達「持續學習」的重要性!
成績可以不好,但是持續的學習可以幫你造出一片天!
學習的重點在於興趣與努力,沒興趣的學習叫強迫;有興趣的學習叫志向;沒努力的學習叫白做工;有努力的學習叫專長!
很多人找不到志向或興趣,也不在乎學習及學校成績,卻總會嚮往變成五星級主廚阿基師或麵包師傅吳寶春,但是有多少人看到阿基師在成為五星級主廚前,在高溫、高熱、潮濕的廚房裡做過多少雜事、被燙過多少次?有多人看到吳寶春師傅在贏得世界冠軍的頭銜前,因爲不認識字,做學徒時花了多少心力從新學習識字及閱讀相關知識?
不要說「志不在讀書」「成績不能代表ㄧ切」,因為只有努力不懈的人,才有資格說讀書不重要!!!(別拿「成績不代表一切」當不念書的藉口!親子作家:勤奮努力的人,才有資格說成績不重要http://www.storm.mg/lifestyle/316951)
不久前看過一篇文章,親子作家寫道,「念書的人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唸書的人要成功,就ㄧ定會成功嗎?」,試問~努力的人會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嗎?而當你發自內心去學習的時候,成績就是最好的顯示器。
最近某位北一女學生在開學後沒幾天自殺身亡的消息,引發許多學者專家發表關於資優父母那種「都是為了你好」的這種心態做了好多觀點分析。
其實對於學習與成績的要求,父母最需要做的是陪伴、鼓勵與引導。
資優父母希望孩子也一樣優秀的心態其實大家都能理解,但孩子能否認同與接受這些壓力則要以孩子的學習狀況與心理承受度為考量重點。
這如同做生意的父母期待孩子能承接衣缽,但孩子願不願意或有沒有能力繼承,需視小孩的努力與接收程度ㄧ樣。
強迫與強求,小孩不會學的更好更多,只會更加扼殺他們學習的動力與興趣。
獅媽不是親子作家也不是育兒專家,教導小獅子們的過程中,獅媽與獅爸著重於閱讀與思考,而對於小獅子們的學業成績則是採取要求但不強求(陪伴小獅子寫功課的過程中,獅媽也是很容易發飆的)。
課業方面獅爸有訂定標準,若成績未達到標準,除了檢討錯誤,就是取消約定的遊玩計劃(只有一次),學校成績不能說很優質,但還能保持在一定範圍內。
對於小獅子們對於為來的志向或志願,獅爸與獅媽除了鼓勵就是引導其學習與認識相關知識(這點就要倚靠獅爸了,畢竟獅媽所學不多,上不知天文,下不知地理⋯)。
小獅子們近期在家的活動,大約就是閱讀、畫畫、玩積木或遊戲、使用電腦(查資料或看影片,每次30分鐘,自己設定時間)、睡前用點讀筆唸個英文或看點書,假日會跟著獅媽回到獅奶奶家玩。而獅爸回台灣時間,假日會去政大書城,偶爾晚上玩電動玩具,功課會盡量在學校的課後輔導班完成。
獅媽曾經跟小獅子們說過:「現在的學習,都是往後的利器」,寧願現在多用點心,也不要以後花更多時間補回來。
小獅子們目前有興趣的事物琳瑯滿目,上至外太空,下至昆蟲螞蟻,往前追溯至三國,往後討論至無人機,除了從書中找尋答案,上網觀看相關的影片也是快速吸取知識的一種好方法。
至於唸書與學習重不重要這個問題,正如診所醫師娘(任職於台南某國中的班級導師)常跟學生說的,如果能朝目標前進,學習就是一件開心有趣的事,但若還找不到目標或志向,還是跟著大家唸書吧!